课程
登录 / 注册

三伏天如何养生?“热”着过才养生!

2020-07-03发布

这段时间内,请不要食冰镇的水、饮料和食物,否则会导致寒气入侵不能排出。冬天之所以怕冷、手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,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,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,会帮助身体把寒气逼出来。一年一度的伏天请对身体且行且珍惜!


三伏天里“热”着过才养生!

 

“三伏天”是一年中气温最高,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。民间百姓说的“苦夏”就在此时。人是恒温动物,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

 

夏季,自然界阳气正足,温度、湿度都比较高,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,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,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。一旦违反自然规律,就很容易生病哦~

 

01 吹空调不如流一身汗

 

古语有个说法,叫“冬不炉,夏不扇”。意思是说,冬天不要过分接近火炉,不然就会使阳气受到干扰。夏天不要一个劲儿地扇扇子,应让身体自然排汗。

 

人本身就要是顺天时,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,夏天体验炎热的考验,让身体多出出汗。而如今我们夏天空调,冬天暖气,太舒适了,身体迟早会出毛病。


所以,夏天就应该让自己大汗淋漓,身体才痛快!

 

02 喝冷饮不如喝热茶

 

夏天很多人会喝冰镇饮料来消暑,殊不知如此最伤脾胃。虽然天气热,其实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解渴更养生。 一杯热茶,出点汗,闷热之气得以宣泄,顿时就会感觉清爽无比。

 

03 凉水冲澡不如热水泡脚

 

从中医角度说,大热天的,全身毛孔处于打开状态,这时立即冲凉,寒湿之气就会侵袭人体,导致风寒湿邪。夏季“热养”不如多用热水泡脚。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,促进身体气血循环,增强新陈代谢,修复身体细胞。



04 吃凉菜不如泡生姜水

 

夏季很多人通过吃凉菜解热气,更有甚者还把凉菜放到冰箱里冻一冻再吃。这其实大错特错,吃凉菜与喝冷饮一样,耗伤伤脾胃,不如多喝点生姜红糖水。

 

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处方”,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,把生姜、大枣一起煮水,调以适量红糖,温中散寒,健运脾胃。

 

05 露脐装不如换常服

 

在夏天,女性更需要“热养”。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,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,更该注意避免受凉。因此,夏日里女性要注意腰、腹、腿足及后背的保温。建议换上平常的夏装即可,不可追求标新立异而总穿露脐装。

 

“三伏天”虽炎热,但更加要重视饮食问题,保持良好排便习惯,千万不要落下病或者患了痔疮。结合科学的方式且适合自己体质的调理身体方式,共同度过烦热的“三伏天”吧。

19750
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