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
登录 / 注册

中西医结合,共同战“疫”有方法有信心

2020-02-19发布

【权威发布】


新冠肺炎虽然是新发传染性疾病,但是可防可治。目前,全国治愈出院患者已经超过一万例。“通过对治愈出院病人的分析,目前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诊疗策略和诊疗方法。”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2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。


在上述发布会上,一些关于提高患者救治效率的消息让大家感到振奋。尤其是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,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,以及一些临床试验药物和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的疗效得到确定,中西医结合,共同发挥作用,增添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。


药方剂显示救治前景


在这次抗击疫情的科研攻关过程中,科研攻关组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作用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“中医药防治2019新冠病毒的研究”“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”两个应急专项,分别由黄璐琦院士、张伯礼院士牵头。还以临床“急用、实用、效用”为导向,启动了“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”工作。此外,中国中医科学院、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有关中药药物筛选的临床科研工作。


此外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推荐了包括国医大师、院士在内的8位专家加入全国医疗救治专家组,并派遣张伯礼、黄璐琦、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和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共588人到武汉,入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、武汉金银潭医院、江夏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。各地也积极组织中医药精锐力量驰援武汉,目前一共有28个省(区、市)630多家中医医院派出的31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。


“各地在救治中积累了很多符合当地实际、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。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说,他们将在此基础上总结临床救治经验,同时参考各省的诊疗方案和临床救治经验,不断优化调整,形成覆盖疾病全过程的中医治疗方案,纳入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诊疗方案。


据蒋健介绍,各地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,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的全过程。截至17日,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,占比为85.20%。


老药带来新希望


目前,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攻关已遴选了一批药物进行临床试验,比如磷酸氯喹、法匹拉韦、瑞德西韦等。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是否已表现出明确疗效,公众一直非常关注。


据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,此次药物研发工作遵守的是老药新用的思路,从几万个药物,到几千个、几百个、几十个、几个,层层筛选。于是,磷酸氯喹等药物出现在了科研人员的面前,而且,其疗效开始显现。


“磷酸氯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药,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。”孙燕荣说。


“在临床上,我们非常确定地看到了疗效。无论从重症化率、退热现象,还是肺部的影像好转时间、病毒核酸的转阴时间和转阴率,以及缩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标,进行系统的、综合研判,用药组优于对照组。”孙燕荣说,北京一位54岁病人发病第4天住进医院,服药一周后核酸转阴,所有指标全部向好,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。此外,研究人员还关注了磷酸氯喹的安全性,100余例用药患者中,至今没有发现和药物相关的、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。


基于以上研究结果,科技部、国家卫健委、国家药监局等科研攻关组的主要成员单位2月15日召开了一次专家论证会,共同研判磷酸氯喹对于新冠肺炎的疗效。专家组研讨后一致认为,“应当尽快将磷酸氯喹纳入到新一版的诊疗指南,扩大临床试用范围”。

131
0条评论